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医儿科杨晓:小儿药浴好处多多,药浴疗法为宝宝健康保驾护航!

中医儿科杨晓:小儿药浴好处多多,药浴疗法为宝宝健康保驾护航!
2022年01月11日 11:39 新浪网 作者 李理谦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中医儿科杨晓:小儿药浴好处多多,药浴疗法为宝宝健康保驾护航!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侵权必究,中医儿科杨晓!!!

  去医院看病的流程大家都知道,特别是秋冬季医院儿科,都需要预约排队,而且一般看病都是吃药、打针,孩子受苦受罪不说,药物的副作用和抗生素的耐药性都不得不考虑,对孩子来说,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相比于打针、吃药这种治病手段来说,药浴通过皮肤用药,对宝宝来说副作用更小,更适合婴幼儿人群。中药药浴是作用于人的肌表、局部和患处,通过吸收并遵循经络血脉达到脏腑,这样由表及里的产生效应。而结合泡澡这种方式,还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通行气血、协调脏腑等功效。

  

  一、什么是小儿药浴疗法?小儿药浴疗法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将中药煎煮后,利用蒸汽熏蒸,再用药液淋洗、浸浴全身或局部患处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达到疏通腠理、发表达邪、清热渗湿、解毒止痒、补益脏腑、平衡阴阳的作用,是中医学外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3000多年前的商殷时期就盛行用药物进行沐浴,以防治疾病。《千金要方》载有“儿生三日,宜用桃根汤浴,令儿终身无疮疥。《普济方》和《本草纲目》记载的药浴方剂达数百首之多。

  以“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的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依据,结合小儿皮肤结构特点及生理特点,从外施治,调整在内在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二、小儿药浴疗法的作用机理

  方面来自汤药本身的温热作用,有开腠疏表、通经活血的功能,另一方面,在汤药的温热效应下,腠理疏通,则药物随经周流全身,故可使药物不经肠胃,直达病所,以达阴阳平衡、血脉调和的治疗效果。

  三、小儿药浴疗法的特点

  药浴法遵循了中医学原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其皮毛、肌肉等体表组织内连脏腑。《黄帝内经》有“肺主皮毛、脾主肌肉”之论,而五官九窍经十二经脉与内脏息息相通。因此,在体表给药,经皮肤、粘膜、汗腺吸收后,通过不同方药之气味,经经络血脉系统的调节或神经系统信息传递起到纠正脏腑功能紊乱、治疗疾病的作用。在温水中游泳,兼有水浴和运动疗法的双重作用,药浴水疗属外治法,治疗中无任何痛苦,在泡澡中就可以达到防病治病的功效。

  1、内病外治,由表透里,舒筋通络,发汗而不伤营卫。

  2、使用方便,适应症广,药简价廉,安全无创,疗效显著,患儿易于接受。

  3、小儿药浴安全无副作用

  

  四、小儿药浴的优势

  1、孩子易于接受

  药浴,属中医外治法的范畴。药浴借助水的特性,将相关的药物溶于水中,采用温热法(即选择一定的温度)使药物透过皮肤、穴位等直接进入经络、血脉,分布全身,通过物理效应与药理效应发挥治疗作用,在轻松的泡澡中就可以达到防病治病的功效。既能防病治病,又能满足宝宝天生喜水的天性,并保持皮肤清洁。

  2、减少药物破坏

  婴幼儿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其形体百骸、脏腑机能、神识智慧等等,都在日新月异地增长充实,逐渐地发育成熟。这一时期,婴幼儿自有其机体内在特殊性:抗御外邪的能力差,容易患病;一旦发病,症状、证侯转归迅猛;患儿对疾痛烦苦,不能正确诉说表达;婴幼儿形体娇小,脏腑柔弱,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力差。故特别对婴幼儿而言,防患于未然,才能有一个快乐聪慧的童年。

  3、避免肝肾损伤

  药物外用,不经消化道吸收,可以避免的真消化酶和肝脏代谢功能的影响,避免了药物直接进入体循环而对肝脏、肾脏等器官产生毒害作用。

  4、用药安全灵活

  既可避免打针之痛,吃药之苦,又为治病提供新的给药途径,可以弥补内治的不足;

  

  五、小儿药浴的作用

  1、疏通腠理、温经活络、清洁皮肤腠理有抵御外邪,保卫机体、联通经络、脏腑的功能,取温热、按摩之力及药物本身作用,使全身经络畅通、腠理疏通,孔窍开放,进而祛风发表,达邪外出。起到发汗、退热、消肿、透疹、清洁。

  2、通行气血、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血得热者行,得寒者凝。风寒湿三气杂至,痹阻经脉经络。古人云:正气足邪不可干也(正气营卫之气)。

  

  3、清热解毒、渗湿止痒、杀菌抗菌因火热壅盛、血液瘀滞所致。湿热郁积、秽积内停(如胎毒,积滞),药浴可以疏通经络、调畅气血、透热除湿等功效,使郁热得散,湿浊得泄、毒邪得清,气血畅行、经脉调和,解毒杀虫,祛风止痒。

  4、宁心安神、醒脑开窍、强身健体肺主一身之气,肺气闭塞则诸窍皆闭。鼻为肺窍,药气进入鼻窍,肺气得以宣通,气机诸窍皆通。诸窍通畅,分清别浊,神清气爽。

  5、平衡阴阳、协调脏腑、濡养全身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推拿药浴通过孔窍、皮肤、腧穴吸收传导,具有调节脏腑、补益虚损、平衡阴阳、儒养全身的功效。

  

  六、小儿药浴的常见功效

  1、药浴水疗能降低新生儿黄疸

  中医称新生儿黄疸为“胎黄”或“胎疸”,认为多由湿热之邪所致或小儿脾气虚弱,郁久成疸,或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胆汁不循常道运行而外溢所致。

  2、小儿药浴能提高婴儿免疫力

  小儿药浴后能提高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强机体的活力和抗病力。小儿药浴本着利用中药作用于婴幼儿全身肌表、经吸收、循行经络血脉、内达脏腑、协调脏腑、由表及里,调整阴阳、通行气血、濡养全身等功效,使婴幼儿肾气充、脾气实、肺气强、茁壮成长。

  3、小儿药浴能改善各类皮肤问题

  湿疹是常见的皮肤疾病,婴儿由于机体免疫力差,加之皮肤幼嫩,是湿疹的高发人群,婴儿湿疹好发于1-2岁的婴儿。中医称婴儿湿疹为“奶癣”。发病原因多为禀性不耐,脾胃运化失职,内有胎火湿热,外受风湿热邪所致。宝宝患有湿疹泡药浴,可以清热解毒、渗湿止痒、杀菌抗菌,疏通经络、调畅气血、透热除湿能够促使湿疹恢复,缓解皮肤瘙痒的症状。

  

  4、小儿药浴辅助治疗感冒

  宝宝在春季最常发的是“风热感冒”,属于感冒中的“风热证”。中医认为,春季多风,气候转温,故风与温热之邪多相兼致病。初春时节,气温时热时冷反复无常容易受凉,导致“风寒感冒”。无论是外感风寒或风热,治疗大多以内服给药为途径,但常因口服给药不易被小儿接受。

  小儿药浴借助水的特性将相关的药物溶于水中,采用温热法(即选择一定的温度)使药物透过皮肤、穴位等直接进入经络、血脉,分布全身,通过物理效应与药理效应发挥治疗作用,在轻松的泡澡中就可以达到防病治病的功效,尤其对于感冒、咳嗽有很好效果。

  5、小儿药浴改善夜啼

  小儿生长发育激素大部分在夜间分泌,宝宝晚上睡不好,自己影响宝宝的体格发育。药浴可以改善睡眠、宁心安神、缓解疲劳。

  

  七、小儿药浴的适用范围

  小儿感冒、咳嗽、小儿湿疹、食欲不振、积食、便秘、免疫力低下、吐奶、痱子等一般常见疾病都可以通过药浴来解决,免去去医院打抗生素和宝宝怕苦不吃药的问题,纯中药绿色安全调理,让宝宝身体茁壮成长。

  1、肺系:感冒、发烧、咳嗽、痰多,哮喘、鼻塞、鼻炎、支气管炎、反复呼吸道感染

  2、脾胃系:厌食挑食、消化不良、积食、疳积、便秘、腹痛、腹泻、腹胀、呕吐

  3、心肝系:烦躁不安、多动、多汗、夜啼、爱哭

  4、皮肤:湿疹、黄疸、过敏、荨麻疹、皮肤瘙痒

  5、其他:发育迟缓、身高体重不达标、保健预防

  

  八、哪些孩子适合做小儿药浴?

  1、小儿不生病时,做保健药浴可以增高益智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让孩子达到少生病不生病。

  2、小儿生病时,药浴可辅助缩短病程,减少用药。小儿药浴适应症:皮肤湿疹、小儿黄疸、强身健体、防暑;外感发热、风寒感冒、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消化不良、小儿疝气、脑性瘫痪等。

  3、小儿病好后,因用药造成的肠道菌群失调,不想吃饭或体虚盗汗,免疫力低下,保健药浴推拿可以帮助尽快恢复体质,增强免疫力以免再次生病,减少小儿经常奔波于医院的风寒苦疾医院排队交叉感染吃药打针的副作用。

  

  九、小儿药浴的注意事项

  1、了解病情,辨证施治,根据患儿疾病的寒热、表里采取不同的药物。药浴时家长或医护人员一定要在旁边看护。

  2、不要在太饿和太饱时药浴,两餐之间,小儿安静、情绪稳定为适宜。婴儿觉得疲劳时,不适宜给任何刺激。

  3、药液的温度要掌握好,太热易烫伤,太冷易感冒,最好在45℃左右。

  

  4、药浴室温应调节至24~26℃。先将患儿上身用毛毯裹好,然后将病变部位浸入药液中,家长一手托住患儿躯干,一手在药液中轻轻揉捏患儿患部。先行环形揉捏,由轻到重,待局部皮肤及皮下脂肪松软后,再作上下推揉。每次10~15分钟,一天1次。

  5、药浴按摩后,迅速擦干患儿,并包裹好,穿好衣服,注意保暖。对于较严重的病例,中药温浴可增至一日2次,每次15分钟。

  6、宝宝在注射疫苗3天内不建议宝宝泡药浴,宝宝皮肤破损,有外伤,心脏病、发39°以上、高血压、低血糖、3个月内的早产儿应禁止使用药浴。

  7、进食前、后半小时不宜进行药浴。

  

  十、宝宝身体健康可以泡药浴吗?

  身体健康的宝宝也是可以泡药浴的。药浴不仅能够帮助宝宝治疗疾病,还具备协调脏腑、通行气血、濡养全身等养生功效。在医生的指导下,为宝宝泡养生药浴,可以活化细胞、增强免疫力、提高血液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从而提高宝宝免疫力,让宝宝少生病,更健康。因此,即使宝宝身体健康,也是可以为宝宝泡药浴的。

  药浴虽对宝宝常见疾病有着良好的辅助治疗的效果,且对宝宝伤害极小。但是,切不可给宝宝自行用药!

  

  十一、附药浴的历史传承发展

  1、商(前16世纪—前1046年)

  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殷时期就盛行用药物进行沐浴,以防治疾病。

  2、周、春秋、战国

  历史记载自周朝开始,就流行香汤浴。所谓的香汤,就是用中药佩兰煎的药水。其气味芬芳馥郁,有解暑祛湿、醒神爽脑的功效。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云中君》里记述:“浴兰汤兮沐芳华”。

  其弟子宋玉在《神女赋》中亦说:“沐兰泽,含若芳”。

  3、秦

  《山海经》是先秦的重要古籍,我国最早的百科全书,当中也有关于药浴的记载。《山海经•西山经》中记载了黄颧“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腑肿”,就是用黄颧洗浴治疗疥疮。

  4、西汉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载有熏浴方8首,如用雷丸水浴治疗婴儿疼痛、韭和酒煮沸以其热气熏蒸来治疗外伤等,是我国目前最早发现关于药浴的文字资料。《黄帝内经》中也有记载,其中《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记录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创之,客者除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故”,此中提到的“浴之”,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药浴。这是首次将药浴列为了重要而常用的治则治法,为药浴奠定了理论基础。

  

  5、东汉

  《伤寒杂病论》这本自东汉被历代医家推崇备至、赞誉有加的经典著作,至今仍是是中医学习的源泉。在《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中讲到:“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这是仲景使用熏法达到助阳解表治疗表证的记载,也是现代汤药熏蒸治病之先导。

  6、晋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许多将士征战未归,而正是战乱,促使中医关注急症,药浴也成为治疗急症的主要方法之一。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在他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有关于药浴的记录。《治卒心腹烦满方第十一》中有“治卒心腹烦满,又胸胁痛欲死方。以热汤令灼灼尔,渍手足,复易秘方”的记载;在《治卒霍乱诸急方第十二》中,“治霍乱心腹胀痛,烦满短气,未得吐下方。盐二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顿服,得吐愈。又方,浓煮竹叶汤五六升,令灼已转筋处”的记载也是对药浴的极大肯定。

  7、唐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许多将士征战未归,而正是战乱,促使中医关注急症,药浴也成为治疗急症的主要方法之一。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在他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有关于药浴的记录。《治卒心腹烦满方第十一》中有“治卒心腹烦满,又胸胁痛欲死方。以热汤令灼灼尔,渍手足,复易秘方”的记载;在《治卒霍乱诸急方第十二》中,“治霍乱心腹胀痛,烦满短气,未得吐下方。盐二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顿服,得吐愈。又方,浓煮竹叶汤五六升,令灼已转筋处”的记载也是对药浴的极大肯定。

  8、宋、元

  宋元时期,药浴的应用转为普及了,如《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儒门事亲》《世医得效方》等医籍中,对药浴的记载颇多,其熏洗药物和方剂之多、治症之广、应用此法的医家之众,是前所未有的。如《太平圣惠方》就载有药浴方剂163首,其中眼科24首,阴疮及阴部湿痒24首,扭伤骨折11首。《圣济总录》载有药浴方40余首;张从正《儒门事亲》则对药浴从理论上作了论述,认为药浴可归属于“汗法”,凡宜解表或汗者皆宜用之。

  9、明

  明代,药浴的应用更加普遍。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方书——《普济方》和李时珍编著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均记载了许多药浴的方剂,据初步统计达数百首之多,为后世对药浴的应用和研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参考资料。在敦煌出土的许多医药文献中都载有与药浴的相关方剂。

  10、清

  清朝,这个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王朝,药浴不仅得到了空前普遍的应用,而且药浴的理论探讨在当时也得到了极高的重视,使得药浴日臻完善。

  11、现代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更高追求,中医外治法研究热潮的到来,药浴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药浴已成为了治疗某些疾病的常用方法或预防疾病的保健方法。

  总之,药浴历史源远流长,奠基于秦代,发展于汉唐,充实于宋明,盛于清,更是风靡于现代。

  

  温馨提示:小儿药浴并不是万能的,泡小儿药浴要经过辩证后选择对应的药浴,并不是所有的病都可以通过小儿药浴解决。哪些情况不能泡药浴调理?哪些病情适合药浴?最好还是咨询专业医生。

  中医儿科杨晓:小儿药浴好处多多,药浴疗法为宝宝健康保驾护航!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侵权必究,中医儿科杨晓!!!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小儿 脏腑 宝宝 中医 经络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 01 涉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 中国象棋“第一人”王天一被调查
  • 02 形势异常严峻!省委书记紧急部署,省长冒雨前往大堤
  • 03 十分罕见!美军核潜艇、“末日飞机”同时现身
  • 04 习近平会见越南总理范明政
  • 05 北京出台重磅新政护航楼市 一线城市全部放松

图片新闻

独库公路美不胜收 独库公路美不胜收
长江水位上涨 长江水位上涨
民众支持阿桑奇 民众支持阿桑奇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视频新闻
俄乌再次交换战俘 俄乌再次交换战俘
浙江多条河流涨水 浙江多条河流涨水
韩国电池厂大火视频 韩国电池厂大火视频
6头大象村民家觅食 6头大象村民家觅食

新媒体实验室

  •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