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圣祖表现出的对清高宗的喜爱是对要胤禛即位做出的暗示

清圣祖表现出的对清高宗的喜爱是对要胤禛即位做出的暗示
2023年03月02日 09:56 未央长喟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康熙晚年,儿子们斗争得凶狠,闹得清圣祖心里很烦闷,所以清圣祖也出现了“隔代亲”的心态,对儿子们已经没有办法管顾了,反而对年幼的孙子们,有着不一样的宠爱。

废太子胤礽在第二次被废后,彻底被清圣祖关押,但是胤礽的儿子弘皙却是被清圣祖从小带到大,丝毫不减恩宠,养到快三十岁了,还宝贝得很。

同样的,在立储的问题上,清圣祖直到康熙六十年(1721年)都还在放着朦朦胧胧的烟雾弹,不过他却频繁地前往四阿哥胤禛的府邸,更多是为了公事,而胤禛很敏锐地感受到清圣祖的另一层深意,某一次,他把他两个都满十岁的儿子带了出来,一个是弘历,一个是弘昼。

弘历和弘昼都诞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这两个孩子在胤禛看来,没有太大的差别,毕竟是当爹的,面对两个同岁的庶子,偏心不到哪里去,但在清圣祖看来却不是那么回事。

都说眼缘重要,这是事实,清圣祖一眼就看好弘历,不是帅,也不是眉清目秀,就是单纯地觉得顺心,正如隔代亲这种东西,没有什么道理可言。

爱新觉罗·玄烨

清圣祖随后又考了一考两兄弟的背书情况,大清的皇族子嗣,几乎都要在六岁开蒙受教育,弘历、弘昼都是五更之时起床读书的好孩子,自然懂,不过背书的过程中,弘昼断断续续,表现得不好,弘历正常发挥。

这个历史的细节,改变了二人命运,弘历表现非凡,因此被清圣祖带走,离开了胤禛身边,弘历得到了和堂哥弘皙一样的待遇:“隆准颀身,圣祖见而钟爱,令读书宫中,受学于庶吉士福敏,过目成诵”。

清圣祖的孙子并不少,接近一百之数,但清圣祖能个个都钟爱吗?

显然是不可以的,即便是清圣祖的儿子,清圣祖都难以个个都钟爱,雨露均沾是理想化的,偌大个帝国,而且在他的晚年暴露出了缕缕伤痕,清圣祖的心中,天伦之乐不是想要做的事情的第一序列,做什么,说什么,都是有深意的,都是有关政治的。

清高宗晚年经常回忆祖父清圣祖对他的喜爱,他觉得他是幸运的,当然也是优秀的,不然的话,清圣祖怎么一下子就把他带在身边培养呢,不然的话,为什么不选择他的兄弟弘昼呢?

这样想,肯定不能说是错的,可关于清高宗被疼爱,就是一个“二分之一”的事情,清高宗的竞争对象不是他的那些所有兄弟、堂兄弟,就是当天被一同带到清圣祖面前的弘昼而已。

爱新觉罗·玄烨

为什么呢?

因为清圣祖接见胤禛的儿子,本身就是个信号。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起,“立储”便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清圣祖不能确立某一个皇子当储君,因为那样做了,马上有人会撂挑子不干,比如胤禩,比如胤禵。

但一直拖着,不进行工作交接,那也是不行的,清圣祖在位多年,康熙后期时,国家的陈病很多都暴露出来了,比如官场贪腐无度,比如户部连年上书的天灾人祸,再比如兵部频频传来的西北之乱,清圣祖很闹心。

要说解决,清圣祖有办法,可问题是,是个人就会有感情,相处久了,有的人就会利用“感情”来绑架清圣祖,比如江宁织造曹家,曹家女主人曾是清圣祖的乳母,曹寅又是清圣祖的发小,在清圣祖多次下江南的时候,都由曹家来接待,这里面涉及了巨额的开销,光是俸禄,是远远不及的。

所以江宁织造就要贪,而且不是一般的贪,这样才满足他们及他们的欲望、招待清圣祖的开销,事实上后来江宁织造贪污了天文数字补不上窟窿,多地总督巡抚一同上书弹劾,都完全不顾清圣祖的面子了,可见闹得多严重。

爱新觉罗·玄烨

而清圣祖也只能是缓兵之计,一方面给曹家争取时间筹钱,填上数百万两的窟窿,一边又给朝廷臣子打太极,说正在调查,一旦属实,必须严惩。

光是这一例,就给大清的朝政造成很大的危机,且这种类似的事情并不少,清圣祖想解决,但不能由他来完成了,一旦做了这个事情,清圣祖本身就成为了一个“又当又立”的人,因为享受是他,翻脸也是他,文人会把清圣祖骂死。

这个恶人,只能由清圣祖的儿子去做。

因此四阿哥胤禛即位,这里面就是清圣祖真正授意的,胤禛当皇子那么多年,和胤礽、胤禩等人拉拢朝臣的手段不同,后来胤禛登基主要倚靠的两个人:隆科多和年羹尧,这都是跟胤禛有“亲戚关系”的,胤禛很少拉拢朝臣,这注定了胤禛在反贪这件事情上,有着巨大优势。

胤礽被废,有很多臣子帮忙求情,这就是“人情”了,如果胤礽登基,这份人情要不要还?人情到了朝堂,会不会又是“官官相护”?那么胤礽反贪是不是又得大打折扣,甚至走上清圣祖的老路。

同样的,胤禩也是这个道理,而且胤禩比起胤礽,这种人际关系只会是更泛滥,不会更少,胤礽第一次、第二次被废,都有大量的臣子出面力挺胤禩,“八爷党”规模都吓到了清圣祖,这笔人情债,胤禩起码要分出小半个天下才还得清。

爱新觉罗·胤禛

格局和环境,注定了胤禛最后的胜利,可能胤禛明确感受到,也可能只是朦胧地感受到,但清圣祖是绝对不会说出来的,他也只能相对暗示,对于胤禛,这属于是清圣祖的最好方案,如果事情忽然有变,清圣祖“改变主意”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那么,这到底和弘历受宠爱有什么关联?

其实弘历就是一个信号,胤禛和清圣祖父子达成默契的媒介。

康熙六十年(1721年)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多次前往“圆明园”(当时胤禛的园林),父子二人聊了什么,讨论什么,没人知道,而胤禛一开始没有让他的儿子们出来拜见清圣祖,在最后的几次才让弘历、弘昼出来,很有可能是清圣祖示意的。

作为一个当了六十年皇帝的人,即便是隔代亲,也不至于达到“一眼宠爱”的程度,清圣祖亲自抚养了嫡孙弘皙,对这种感觉并不稀奇,其次,以前清圣祖那么疼爱胤礽,恨不得把世界都给他,后来说废就废,这表明了清圣祖并不是纯粹的感性人物。

所以清高宗后来自述,他的祖父清圣祖看到他的时候,惊得连酒杯都放下了,这的确是有些过头了。

选择弘历,是由于清圣祖要选择胤禛的孩子,用这个孩子表明,清圣祖最后的立储态度,而回到前头,两个孩子选一个,那就看谁更优秀了,只要弘历比弟弟弘昼表现得更好,那弘历就能出头了。

爱新觉罗·弘历

不过即便是把弘历带在身边,清圣祖也没有做出什么承诺。

弘历跟在清圣祖身边这一年,就是换了个环境读书、练枪、狩猎:“复学射于贝勒允禧,学火器于庄亲王允禄。木兰从狝,命侍卫引射熊”。

对于把弘历带在身边抚养,清圣祖又表露得很“隐晦”,他想表示给大家看,这是他一时兴起,又隐隐暗示,准备立储胤禛,可大家都习惯了清圣祖的烟雾弹,真正能感到不同的,只有胤禛本人。

只是这一年的岁月,给了弘历很大的触动,他跟着爷爷过了他爷爷人生中的最后一年,他爷爷给他赐黄马褂,教他读书,或许弘历才是那个“隔代亲”感情最真挚的人,也是这短短的一年,给弘历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后来清圣祖驾崩,在临终前,清圣祖不断嘱咐他人一定要厚待他的一个孙子。

以为说的是弘历?并不是,乃是弘皙。

清圣祖奄奄一息了,仍旧在交代弘皙以后怎么安排,首先清圣祖说了弘皙很冤枉,受他父亲的影响,混到了如此地步:“弘皙颇贤,难于废立允礽”。

爱新觉罗·胤禛

随后又定了个基调,胤禛登基后,胤礽你可以一直囚禁,但是弘皙,一定要厚待,必须要封为亲王,关于这个旨意,清圣祖很聪明,还留了一手,他让李朝的使臣也回国“同步”,这里面的意义耐人寻味:“废太子允礽、皇长子允禔性行不顺,依前拘囚,丰其衣食,以终其身。废太子允礽的第二子朕所钟爱,其特封为亲王”。

而关于带在身边抚养了一年的弘历,清圣祖没有任何表态,既没有说把这孩子隔代“立储”,也没有说让胤禛登基后立马给他封爵,这一切都交给胤禛自己定夺。

那么弘历在清圣祖驾崩后,看起来像什么?

像极了一个被利用完的棋子,虽然没有那么残酷,但的的确确的,清圣祖最后一刻,都没有太把弘历放在心上,后来弘历被“秘密立储”之前,还和他哥哥弘时有过一定的争斗,所幸弘时自作孽,才让弘历没有了悬念。

“雍正元年八月,世宗御乾清宫,密书上名,缄藏世祖所书正大光明扁额上”。

那么清圣祖到底喜欢弘历什么呢?

或许只能说,在一个适合的时间里、适合的地点,弘历做了一件适合的事情,才成为了那个适合的人,他和清圣祖的初见,并没有那么纯粹,不是一个颐养天年的爷爷带着宝贝孙子走南闯北的温馨故事,这背后,还有着大量的漩涡暗流。

爱新觉罗·弘历

不过清高宗不这么觉得,他一直认为,他能被立储,跟他爷爷抚养过他有关,甚至他觉得,就是他爷爷要立他为储君的,对于清高宗的“猜想”,历史并没有什么好答案给出来,只能说这是一个孙子对爷爷的不尽崇拜所造成的自以为是罢了。

作为一个“媒介”,弘历最后登上皇位,这个报酬也是不低的了,他一生崇拜他的爷爷,事事也模仿爷爷,也是在成全他自己的“孝”之名,清高宗后来的自述里,又怎么能保证,他没有他的“深意”和心机在里面呢?

  • 沙俄欲借修建西伯利亚铁路之机扩大在华利益故参与三国干涉还辽

  • 明神宗为报复和充实金库而对张居正抄家,张敬修的遗书终止此事

  • 张献忠在四川丧失人心,清军南下时其只有北上尚可一搏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